近年来,智能家居市场红利渐显,企业百家争鸣,智能家居的战火也从“后端”烧到了“前端”市场,人与人、人与物、物与物的全面连接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。
智能家居行业如何建立生态互联?企业如何完成从单品爆品到全屋智能的转变?企业开放共赢的同时如何构建自己的壁垒?凤凰网广东特推出《跨界融合 · 互联共生》系列访谈,对话智能家居领域相关专家学者、协会及企业家,深度洞察与分析行业发展的新趋势。本次对话,凤凰网广东采访了深圳米林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范大山。
智能家居的概念早就在市场上出现,但“热”了那么多年,各智能家居品牌的推广效果却不理想,现阶段,接触并使用智能家居的人群比例仍然不高。为什么智能家居还没有真正走入千家万户?关于这一个问题,范大山给出了自己的看法。
范大山表示,过去的智能家居市场鱼龙混杂,部分厂商甚至在功能并不完善的情况下,夸大产品效果,并且,也无法针对使用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供及时的售后维修服务,结果导致消费的人在使用的过程中体验极其糟糕,所谓的“智能生活”完全脱离了消费者预期。
所以,前几年,智能家居虽然炒得“火热”,但消费体验没跟上来,智能家居也没办法真正打开市场入口,进入千家万户。这两年,智能家居集成系统的稳定性慢慢的变好,使用者真实的体验与产品性价比都大幅度的提高,“用户看重的就是体验,他们在意的是买了智能家居之后到底能带来怎样的舒适生活”,范大山坦言。
由此,在智能家居这一个市场中,即便巨头丛生,只要掌握生存之道,不论规模多大,企业都能活得“滋润”。而“滋润”的前提,是需要在系统稳定性、产品体验感、售后服务这三大方面做到足够优秀。地产前装市场目前还只是一部分,后装市场潜力巨大,需要慢慢渗透。而这,不是任何一家所谓巨头可以单独一口吃下去的。
如何渗透?作为一家在智慧酒店与智能家居两条细分赛道都有所建树的公司,米林客范大山认为,可以从B端市场入手。
“一条街上,三家酒店,它们的竞争关系是很激烈的,谁能够抢夺客源,谁就有生存空间”,以酒店为切入点,范大山分析。过去,酒店智能化程度偏低,所提供的服务也高度同质化。为了抢夺客源,酒店通常会在装修上“拼一拼”。
加上酒店业在2020年疫情风波中遭受巨大损失,风波过后,酒店不仅需要在公共卫生管理上提升服务质量,更需要在住店体验上完成升级换代。智能家居中的无接触智能家居设备,某一些程度上帮助酒店完成了“一举两得”式的改造。
从自助办理入住,到人脸识别进入房间,再到通过语音即可控制房间中的灯光、空调、电视、窗帘等,极大提升了用户的住店体验。对B端酒店来说,智能化改造成为了他们打破竞争壁垒的软实力,酒店竞争力在这一阶段得以更上一个台阶。对C端住客来说,他们作为智能生活的消费者,在完成智慧酒店体验的同时,也无形中接受了智能家居的市场教育。
米林客目前改造的智慧酒店数量已超过100+家,从现有数据分析来看,范大山认为,智能家居市场受众人群正呈现着越来越年轻,接受度慢慢的升高的趋势。
“显然智能家居在B端市场的应用要更快于C端市场。酒店是营利性的商业行为,它们比家庭更有(家居智能化)需求”,范大山介绍道,从B端打入C端,就是把智慧酒店变成真正的智能家居“展厅”,让我们消费者真实体验到智能家居带来的生活便利。当他们体验过后,也会希望把自己的家里进行升级。即,实现B端体验促进C端消费。
智能家居讲的是家庭舒适环境,对米林客来说是不同的场景拆分。未来,智能化场景会在大数据算法的支撑下更为丰富。回到家中,无需打开app,无需喊出口令,自动识别主人行为和表情,提供对应的场景联动,省心、放心、舒心,或许才是真正符合用户期待的智能生活。